成语档案【出处】(清)卖自珍《己亥杂诗》。
【释义】拘:限制。
格:规格,方式。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一个格局。
比喻不拘泥于一种方式的做法成语故事義自珍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理人: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盒,又号羽璆山民,出身于官宦世家。
他自幼就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诗文他写的诗想象力丰富,语言瑰丽多姿,具有浪漫主义风格龚自珍从青年时起,就深刻地意识到封建国家的严重危机具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性。
二十几岁时,他中了举人然辞官归隐天,龚自珍路过镇江时,看到当地人在祭拜天神,这时,有人认出了龚自珍,众人纷纷上前,想请龚自珍为天神来又中了进士,在朝为官多年。
他面对腐败的清政府,主张改革,提倡禁烟,但当时的清政府过于黑暗,他的主张得不到施展,加上他不满官场中的种种恶习,四十八岁时,他数七州生气持风雷,方马齐暗究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的意思是说:只有风雪激荡写一篇祭文。
龚自珍看着当时的场景,回想自己的前半生,不由得感慨万千。
他提起笔,一挥而就,写下了著名的《己亥杂诗》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