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易如反掌【拼音】:yìrúfǎnzhǎng【解释】:象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
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成语故事】:这句成语,是出自唐太宗时,褚遂良上书劝谏的话。
原来,有一次唐太宗听说高丽大臣墨黎元杀死国王,宣告独立的事,就打算亲自率领大军,前往讨伐。
于是,太宗便和亲近的大臣们商量这件事。
褚遂良认为不能这样做,但尚书李绩却十分赞成,许多大臣也力主出兵。
褚遂良看了,就正式上书规劝,其中有这样的几句话:“……你趁机讨伐,并收复失地,自然是应该的。
……但只要派两三个勇政老练的将领,带领四、五百士兵去,收回高丽就会有如反掌。
……”
以后的人,便根据褚遂良上书中的“有如反掌”
这句话,引申成“易如反掌”
,意思是说:做一件事情,就要像反过手掌那样,轻而易举的容易成功。
关于这个故事,还有一些人说,褚遂良上唐太宗的书里里有“但遣一、二慎将,唾手可得”
这两句话,所以后人也将“唾手可得”
和“易如反掌”
联用,或者只用其中一种,达成同一个意思。
例如一个功课很好的学生,在参加学业竞赛的时候,预料会拿到冠军,这就可以用“易如反掌”
或者是“唾手可得”
来形容了。